科室动态
beplay体育首页 智慧骨科研究型病房建立 骨科机器人手术可成常规
beplay体育首页 开展的基于骨科手术机器人研发与临床应用的智能骨科研究,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学术影响。为了更好地推动骨科机器人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普及推广骨科机器人微创手术技术,提升骨科手术的精准化、微创化、智能化水平,2021年10月8日,beplay体育首页 在创伤骨科组建智慧骨科研究型病房,使骨科机器人手术成为常规,让更多患者享受到医疗科技创新带来的福利。
智慧骨科研究型病房和床位设置暂定在目前的南三创伤骨科,由创伤骨科的机器人导航手术研究小组医生负责先期病房运营。据悉,该病房目前是国内率先建立的依托高端智能医疗设备和器械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型病房。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创伤骨科与手术室、麻醉科通力合作,在智慧骨科研究型病房组建伊始,就开始了繁忙有序的临床工作。
10月14日是智慧骨科研究型病房成立后的第1个手术日,当天开展了机器人辅助股骨颈骨折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和机器人辅助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针固定术。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都是创伤骨科的常见多发骨折,应用骨科机器人手术系统开展的智能微创手术和常规手术有何不同呢?
常规的骨折经皮固定手术完全依赖术中实时的X线透视图像导航定位,手术操作的精准稳定性完全依靠手术医生的徒手操作技巧和经验,为了内固定螺钉的精准置入,经常需要医生在实时X线的反复透视下操作,多次手术操作除了增加手术创伤,还使医患双方在术中X线透视下的放射损伤风险增加了。应用骨科机器人导航手术系统,机器人可以将术中X线导航图像输入电脑,然后医生在电脑上借助手术人机交互软件进行手术路径规划,机器人电脑经过精准的图像定位算法,将手术路径的规划指令输入机械臂,机械臂自动运行到手术区域,术者通过手术机械臂的末端定位装置的稳准扶持,将螺钉置入患骨。这种机器人手术的操作基本是标准化和程序化的,只要正确熟练操作机器人,就可以非常标准的完成手术,极大地减少了术中X线透视次数和徒手操作步骤,从而使手术更加精准、微创、安全。
机器人规划股骨颈空心钉置入路径
苏永刚主任操作手术机器人
10月19日,智慧骨科研究型病房又迎来第2个手术日。骨科机器人再展神威,除了完成3例股骨颈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手术,又开展了新的机器人创新术式-机器人辅助股骨干骨折逆行髓内针固定术。上述骨科机器人手术平均每例手术时间为37分钟,透视次数平均6.9次,充分发挥了机器人手术精准微创的操作优势,很大程度提高了手术机器人的使用效率。
机器人辅助股骨干骨折逆行髓内针固定术
为了支持智慧骨科研究型病房的高效有序运转,医院手术室特别为机器人手术增加了专用手术日,调配熟悉骨科机器人手术操作的跟台护士配合手术。麻醉科也是全力配合,副主任杨庆国亲自为第一批智慧骨科研究型病房患者进行麻醉。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生产厂家—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选派熟练操作的临床技术工程师精心准备调试骨科机器人设备。大家通力合作,确保了智能骨科病房的顺利运转。
南三创伤骨科的护理团队更是在贾云洋护士长带领下,有针对性地对智慧骨科研究型病房收治患者进行入院宣教,解释机器人手术的操作特点,介绍手术机器人先进技术为患者带来的益处,耐心细致地和患者沟通,使接受机器人手术的患者进一步了解了机器人手术方法和术后恢复情况,增加了患者术后康复的信心,打消了患者对新技术的心理疑虑。由于机器人手术微创特点,护理团队在术后运用ERAS快速康复理念,对术后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模式,减少了患者术后疼痛和不适,促进患者主动快速康复。
我院主导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于2021年9月获北京市发改委和北京市医管中心批准成立,该项目需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基于骨科机器人临床应用和转化研究的智慧骨科研究型病房建设,需在5年建设周期中建成40-50张病床的专用病房和与之配套的2间专用骨科机器人手术室,2年内收治500例患者,完成5种以上新术式治疗规范(详见《骨科手术机器人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组建方案》)。在项目建设周期的第3年,医院要主要依托科研型病房及专用手术室的工作业绩申报骨科手术机器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从而使我院依托医工交叉的智能骨科研究水平位居全国领先水平。
我院在全国率先开展的智慧骨科研究型病房建设宗旨是坚持以临床需求为牵引,以临床研究能力建设为核心;突出转化应用,促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先期以创伤骨科为主,通过研究型病房的建立,探索创新性、实用性的前沿技术在骨科手术的临床应用模式,积累临床资料和数据,逐渐满足全院骨科具备医工交叉特色的智能骨科临床应用研究需要。
随着智慧骨科研究型病房的逐步完善,将保障我院基于骨科机器人研发的智能骨科临床研究全程规范开展,依托研究型病房的高质量支撑体系将为高水平的临床研究提供科研项目、设备、技术保障及人才培养路径,推动我院智能骨科临床研究走上有序、高效、高质量发展的快速路。
编辑丨靳晓方于淼
团队成员
蒋协远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肘部损伤、多发损伤
吴新宝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四肢骨与关节的损伤,尤其是骨盆和髋臼损伤
公茂琪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上肢及肘关节骨折、多发骨折
朱仕文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骨盆、髋臼及四肢复杂骨折、骨折不愈合
李庭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肘关节损伤,踝关节骨折,胫骨平台骨折,及其他复杂关节内骨折
贺良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老年骨折,骨质疏松,骨折与损伤
王满宜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与外伤有关的骨与软组织疾患
张伯松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四肢关节内骨折、骨折畸形愈合及不愈合,髋关节骨折后的人工关节置换,骨感染,骨折治疗过程中问题的治疗指导方案
黄雷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四肢骨折不愈合(假关节) 、感染性骨折不愈合、复杂骨折畸形愈合、骨缺损、肢体不等长、马蹄足
刘亚波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髋部、膝部骨折,关节置换,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
孙林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骨折不愈合和畸形愈合;关节内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和粗隆下骨折
张力丹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肘关节、膝关节骨折
黄强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肩关节周围创伤及骨折、多发创伤、陈旧骨折
张国柱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骨盆髋臼骨折,足踝部损伤,肩关节骨折,陈旧骨折及感染
王军强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四肢及关节内骨折、骨盆髋臼骨折等高能量损伤的微创治疗
毛玉江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四肢骨与关节损伤,各种复杂骨折,骨不愈合及畸形愈合,关节功能障碍。胫骨平台骨折、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治
刘兴华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手术治疗四肢骨折,关节周围骨折以及并发症,尤其是肘关节术后活动受限
曹奇勇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骨盆、髋臼、髋部骨折,及四肢骨折与不愈合
杨明辉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年龄>14岁的骨盆及四肢创伤(除外脊柱和胸肺部创伤)
韩巍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1.熟练掌握创伤骨科各病种的规范化诊断及治疗、包括四肢及骨盆髋臼骨折的微创治疗技术以及复杂骨折的开放手术治疗。2.骨科智能装…
赵春鹏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髋臼骨盆骨折的常规治疗和微创手术治疗、四肢关节骨折,畸形的治疗
安贵生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桡骨远端骨折
张权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四肢骨折、多发骨折
王金辉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骨盆髋臼与四肢骨折及其相关合并症,尤其足踝部骨折与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
赵刚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四肢和关节内骨折、全髋关节置换和翻修、骨髓炎、肢体延长、外固定
刘国会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下肢骨折,尤其膝关节周围骨折
刘洪波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四肢与关节内骨折、骨盆髋臼骨折、髋部骨折、足踝骨折、关节骨折等疾病
苏永刚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骨盆、髋臼及四肢复杂骨折的相关治疗
杨胜松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下肢畸形(包括O形腿,X形腿或者顺风腿),长短腿,马蹄内翻足畸形,骨髓炎,髋膝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外固定架微创手术,人工全…
滕星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四肢骨和关节复杂创伤及并发症的治疗,包括骨不连,骨折不愈合,骨折畸形愈合及发育性畸形,创伤后及发育性的四肢关节僵硬、挛缩…
李卫华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多发创伤、陈旧骨折、关节周围骨折和膝关节、足踝复杂骨折脱位
汤文杰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腕关节骨折,四肢及骨盆骨折,复杂关节内骨折,骨不愈合及畸形愈合
李宁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髋部骨折、老年骨折、骨质疏松及代谢性骨病相关骨折,以及其他骨盆与四肢骨折等
张健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骨盆髋臼骨折、四肢骨折与关节损伤
张玉富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肩肘关节骨折,四肢骨与关节损伤,骨不愈合及畸形愈合
查晔军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四肢骨与关节损伤,特别是上肢与肘关节创伤和疾患的诊治
李绍良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四肢骨与关节骨折脱位,骨盆髋臼骨折。擅长肩关节骨折,肘关节骨折脱位,腕关节骨折,桡骨远端骨折,髋部骨折,足踝部骨折脱位,…
李宇能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年龄大于14岁的四肢复杂骨折治疗,骨折的微创治疗,尤其是骨盆及髋臼骨折的治疗,创伤后肢体重建与陈旧骨折的治疗。
周力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四肢骨与关节损伤,复杂关节内骨折,骨盆髋臼骨折,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关节功能障碍。尤其擅长髋部骨折及其并发症的治疗
孙旭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复杂的四肢及关节内骨折,骨盆髋臼骨折,骨折的微创治疗,冰雪及户外运动造成的骨折及关节损伤
吴宏华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四肢关节骨折的外科治疗,尤其是对骨盆髋臼骨折的外科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米萌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四肢及骨盆骨折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及肩关节骨折治疗。
创伤骨科复查号
职称:
擅长:
普通号
职称:主治医师
擅长:创伤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