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医科普】高温热浪来袭,教您如何预防热射病已有人浏览
这两天的高温天气就像是个工作狂,全勤营业,疯狂刷业绩。全国多地出现持续高热温,高温预警高达数百条,“热死人”不再是一句夸张的玩笑话!连日来,多地多人确诊“热射病”,已有人死亡。即使送医及时,积极救治,死亡率仍然会比较高,所以,我们要更重视预防。天气炎热,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01、什么是热射病热射病,简单讲就是重症中暑,非常危险,很容易导致病人的死亡。是因为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从而引发的多器官障碍的过程,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高湿天气。它的三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抽搐、昏迷。02、热射病与一般中暑有什么区别热射病的表现: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开始时大量出汗,常伴有意识丧失,抽搐等症状,继而体温迅速升高。中暑的表现为全身大汗,面色潮红,脉搏加快,体温升高到38.5℃以上。区别主要体现在意识是否或者正在丧失,热射病患者会伴有意识丧失抽搐等症状。不及时治疗,患者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肝肾系统都会相继损伤,多器官衰竭是该病致死的原因。03、如何预防热射病第一:在高温时…
2022-08-04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夏季饮食不当 当心感染性腹泻已有人浏览
盛夏已至,又到了“拉肚子的季节”,对吃货朋友们来说,夏天就应该“烧烤串串小龙虾,啤酒西瓜柠檬茶”。可嘴巴过了瘾,常常是“肚子来买单”,但“拉肚子”可能并不是“吃坏东西”这么简单,如果是感染性腹泻,可就麻烦了!感染性腹泻是指细菌、病毒、寄生虫或真菌等病原体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病从口入”即粪-口传播。本病常见于夏秋季,其发生多与饮食不当有关,患者多具有腹痛、腹泻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发热、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威胁生命。得了感染性腹泻怎么办?1、去除病因,卧床休息,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和药物。酌情短期禁食,然后给予易消化的清淡的少渣的流质饮食,利于胃的休息和损伤的愈合。2、鼓励饮水。由于呕吐腹泻失水过多,病人在尽可能情况下多饮水,补充丢失水分。以糖盐水为好(白开水中加少量糖和盐而成)。不要饮含糖多的饮料,以免产酸过多加重腹痛。呕吐频繁的病人可在一次呕吐完毕后少量饮水(50毫升左右),多次饮入,不至于呕出。3、止痛。应用颠茄片、阿托品、654-2等药均可。还可局部热敷腹部止痛(有胃出血者…
2022-07-12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夏季草地田间活动,需警惕蜱虫叮咬已有人浏览
夏天高温炎热,蚊虫活动频繁,人们衣着单薄,身体裸露部位多,如果去了草地田间,甚至是丛林,很容易被蜱虫叮咬,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蜱虫病,严重的会导致死亡。蜱虫俗称“草爬子”,是一种很常见的害虫,它外形像小甲虫,扁扁的身体,尖尖的嘴,小的如火柴头,大的像小麦粒,专门叮人的耳后、腋下、肚脐等隐蔽部位。一般常见于松林里、草地上。蜱虫叮咬后有哪些危害?1、常见的危害是诱发过敏反应,出现蜱虫叮咬相关皮肤病,比如发热、过敏性皮炎及皮疹。2、蜱虫是多种病原体的传播媒介,比如: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可以传播多种传染病,如森林脑炎、蜱传出血热、莱姆病、蜱传斑点伤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蜱虫叮咬后会出现哪些症状?蜱虫叮咬人后,一般可在被咬处发现蜱虫或其部分断端,中毒后大多起病急而重,根据传染的病原体不同,可出现多种症状。主要症状为局部肿痛、硬结、破溃、发热,皮疹,头痛、乏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精神萎靡等。严重时会引起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损伤,出现脏器功能损害及出血、昏迷、瘫痪甚至…
2022-07-02 查看详情信息 -
-
【积医科普】春节急性心梗扎推来医院 糖尿病和抽烟是最大祸因已有人浏览
春节的北京恰逢立春和北京冬奥盛大开幕,本来是举家同乐,走亲访友,出外踏青的好日子,可是如果有家人突发心脏病送到医院急诊,全家人忙前忙后,这个春节就别提有多“揪心”了。beplay体育首页 心内科回龙观院区地处京北地区的核心,最大的居民聚居区,这个春节假期就非常忙碌,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扎堆就诊,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开通介入手术也是一个接着一个。虽然大部分的患者都转危为安,一部分甚至已经出院,但是并不是所有病人都会遇到“不幸中的万幸”。“预防胜于治疗”,春节期间什么样的病人容易出现心梗发作,以及出现可能的心梗如何治疗,听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专家如何说。 急性心梗:男性患者为主,糖尿病,抽烟是最大祸因过节期间在就诊并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这13例心肌梗死患者当中,男性就占11个,女性只有两名。大多数都有共性的特点就是至少有一种或多种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尤其是吸烟,就诊的11名男性患者中有9名都有长期吸烟史,最长的有50年,每天至少抽10支,还有的抽了40年,每天至少20支,而且非常明显的是,对于这些烟民抽烟时间越长,血管越差,往…
2022-02-05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beplay体育首页 创伤骨科专家:路面湿滑 摔伤后这三个…已有人浏览
随着北京2022年第一场雪的到来,气象局发布了道路结冰黄色预警,受降雪天气影响,地面温度较低,预计目前至23日中午本市部分路面将出现道路结冰现象。与此同时,由于路面湿滑而造成摔倒的概率也大大增加。1月20日至1月21日上午9时,beplay体育首页 三院区急诊共接诊摔伤患者50人,其中31人骨折。那么摔倒后哪些部位最容易骨折呢?不慎摔倒时,如何做才能把损伤降到最低?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摔倒呢?beplay体育首页 创伤骨科副主任医师李宇能为您支招。摔倒后最容易骨折的三个部位1、腕部,即桡骨远端骨折。由于大多数人滑倒后的第一反应是用手撑地,导致摔倒的力量经手腕传导至前臂,从而形成桡骨远端骨折。手腕骨折的病人特别多,几乎占总骨折患者的60%以上。骨折后患者往往感到腕部及前臂肿胀和疼痛,局部发生畸形。2、髋部,即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间骨折。当摔倒时着力点在臀部时,则容易导致髋部的骨折。这个部位骨折时,会感到髋部疼痛,无法站立行走。3、脊椎,即胸腰椎骨折。脊椎骨折后会感到腰背疼痛,直不起腰。摔倒后如何正确应对当不小心摔倒后,首先,切记沉着冷…
2022-01-21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不常锻炼的人,刚开始运动要注意什么已有人浏览
2022年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大家的运动激情也被点燃了。不经常锻炼的人,刚开始运动时可以记住四句话:合理运动,适合自己很重要;突击锻炼,当心身体吃不消;正确启动,循序渐进节节高;肌肉酸痛,正确缓解才有效。动起来,你,准备好了吗?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激活免疫系统、改善精神状态,是一项对身体有诸多裨益的活动。但是当久坐人群准备开始锻炼的时候,很多人困惑于如何顺利度过开始的不适期,并让运动成为一种习惯。当朋友们为自己臃肿的身材而烦恼或者为匮乏的体力而抱怨的时候,如果此时脑海里闪现出“该运动了”的念头,可以先给自己点个赞。静下心来为自己选择一项合适的运动,平稳而顺利地度过初期的过渡状态,热爱并坚持下去,你会发现一种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新的生活方式正张开双臂向你走来。合理运动,适合自己很重要让运动成为一种习惯,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而习惯是需要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行为。第一,在运动开始之前,不妨花点时间认真考虑自己以哪项运动作为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一项自己爱好的运动,无疑可以在满足爱…
2022-01-19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对号入座!哪些人群需常备安宫牛黄丸已有人浏览
仲冬已至,气温不断下降,极易诱发脑中风,安宫牛黄丸成为家中常备药。那么,哪些人群适用安宫牛黄丸?您真的用对了这颗“保命丸”吗?今天,中药房刘然药师跟您讲讲。 刘然中药房主管药师,中药学本科,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执业药师,就职于beplay体育首页 中药房,专长:中成药合理用药、中药养生保健、中药鉴定。安宫牛黄丸是一个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老药,古代宫廷到大户人家必备,具有清心豁痰、醒神开窍、重镇安神,使心得以安居心包,故名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出自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我国传统药物中最负盛名的急症用药,中医将其与紫雪丹和至宝丹并称为“温病三宝”。专家建议,家中可常备安宫牛黄丸,尤其是有高血压患者的家庭,因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常常是在夜间,发作时有安宫牛黄丸在身边,越早服用并配合有关治疗,患者恢复就越快。以下人群可以常备安宫牛黄丸1. 工作压力大,过度疲劳的中老年人群。2. 抽烟、酗酒、熬夜等不规律生活方式的中老年人群。3. 肥胖、高血压、癌症等疾病人群,或体检提示需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人…
2021-12-07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视力的“小偷”——开角型青光眼已有人浏览
在上一篇眼科科普《头痛恶心,警惕青光眼急性发作!》中,我们向大家介绍了闭角型青光眼。今天,我们再来说一说开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与闭角型青光眼不同,它的房角结构是开放的。通俗一些讲,我们的眼睛里不停地分泌“房水”,而“房水”要通过一个叫做“前房角”的结构排出去。“前房角”就好比眼睛的排水口。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排水口太窄,急性关闭了;而开角型青光眼则是这个排水口的滤网出了问题,滤过性不好了。这类青光眼大部分没有显著的眼睛发红、眼睛痛、头痛等临床表现,而是发病隐匿、进展相对性迟缓,因此不容易发觉,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损害视神经,当患者发觉时,绝大多数已处于青光眼病程中后期,视神经已经严重受损无法恢复了。一般常规体检,医生通过检查眼底能发现视神经的视杯相对较大,此时就要及时到眼科进行相关检查,而不能因没有不适感而忽视就医、延误病情,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开角型青光眼也常被称为“视力的小偷”。 正常人眼底与青光眼眼底开角型青光眼是可以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降低眼压,阻止视神经的进一步损害的,因此是可…
2021-12-10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大冷天最怕孩子生病,儿科专家为您支几招已有人浏览
近日来,气温骤降,北风呼啸,北京的冬天来了,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进入了高发期,各医院的儿科门诊挤满了患病的小朋友,冬季就诊高峰也随之而来。那么如何在寒冷的冬天科学、合理的保护儿童健康,避免生病,听听儿科专家怎么说。01、儿童冬季怎么穿衣?3-4层衣物:贴身的秋衣+毛衣/毛衫+马甲+棉衣/羽绒服。根据不同情境及时调整:如果是户外活动,我们可以选择4层,第2/3层可以厚一点,外层防风性能要足够好;如果是室内温度较高,那外层可以厚一点,内层可以薄一点,进入室内后可以及时脱去外衣,避免太热引起孩子不适。 02、天冷如何保证孩子的运动量?我们一般建议每天1-2小时左右的户外,每周4-5次,以有氧运动为主。时间可以选择近中午的时间段。一定要注意运动前热身和运动后拉伸。03、儿童冬季需要格外补钙北方纬度高,冬天日照时间缩短,我们体内的维生素D含量可能降低,进而影响钙的吸收。因此,冬季应格外注意补充维生素D,对于一些挑食,或者生长快、比较胖等宝贝,还建议额外补充钙剂,以维持身体需要。 如果出现了腿疼、反复抽筋等情…
2021-12-03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头痛恶心,警惕青光眼急性发作!已有人浏览
李阿姨今年50多岁,晚上着点急,突然感觉右眼痛,看不清楚东西,还有点恶心想吐。家人赶紧把她送到急诊,一查眼压是“青光眼急性发作”,在眼科专业医师的及时治疗下,李阿姨的病情才逐渐缓解。01、什么是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病变,病理性高眼压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它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主要眼病之一。可以分为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又分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不易被察觉。很多患者只是偶尔出现眼睛干涩疲劳、酸胀感等不典型的表现,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视疲劳。因此,常常在疾病发展到晚期,视力范围缩窄到中心时才发觉。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发作时则常因头痛呕吐而错认为是消化或者神经系统的疾病而找错了就诊科室,耽误了最佳抢救时间。李阿姨得的就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因此,正确的了解青光眼、尽早诊断并治疗,可以极大的减少视力的丧失,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正常情况下,眼内产生的水会从前房的排水管道流走,但当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前房变得很浅,排水…
2021-11-30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关注老年人骨质疏松,远离脆性骨折已有人浏览
日常生活中,时常会听到某位邻家或亲友的老人:一个热情拥抱就能把肋骨折断,一个弯腰提物竟然能将脊柱压折,雪天一个不小心滑倒能“坐断”大腿骨,跳广场舞一个趔趄手撑地能将手腕弄断,如此寻常的一个动作就能打破原本静好的生活……这一个又一个意外背后其实隐藏着被忽视的真相——骨质疏松,老年人骨头“酥脆”的“无声的杀手”。骨头怎么就变“酥脆”了?骨质疏松症,字面意思是“多孔骨”,是骨流失,导致骨骼疏松多孔、脆弱不堪。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点,故骨质疏松性骨折又称为脆性骨折。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基础骨量积累和增龄后骨量流失密切相关。老年人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有以下原因:①最主要原因是女性随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量丢失,男性随年龄增加雄激素水平下降,也会引起骨质疏松;②老年人活动能力下降,对骨头牵拉、负重等功能刺激减少,致骨流失增加、骨形成减少;③老年人外出活动少、日照时间少;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进食量少,钙、维生素D的摄入减少,均易导致骨质疏松;④老年人多患有基础疾病及药物使用也会引起骨质疏松…
2021-10-05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老年髋部骨…已有人浏览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2021年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高达1.9064亿,占人口总数的13.5%,这也标志着我国已全面进入到老龄化社会。在临床医学领域,疾病谱的变迁也随之而来。骨科医生需要面对愈来愈多的肌肉骨骼系统的退行性疾病,例如髋/膝关节骨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管狭窄症等。但对于老年患者及家庭影响更大的,是另外一大类骨科疾病—骨折。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的肌肉骨骼系统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和骨骼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就导致老年人易跌倒,跌倒后易发生骨折。这种类型的骨折,在临床上通常称之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或脆性骨折。它与老年人群中常见的骨质疏松密切相关,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比较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胸腰椎、髋部、腕部、肩部等。其中髋部骨折对老年患者的威胁最大。据统计,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约50%需要辅助才能步行,约25%需要长期护理,而一年内死亡率更是高达20%-30%。所以老年人的髋部骨折曾被人们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01.如何诊断? 如果老年人跌倒…
2021-10-02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发热后,教您如何正确就诊已有人浏览
“大夫,我发热了,不会是新冠吧?”“我的同事发热了,我需要查个核酸吗?”“像我这种情况需要隔离不?”……诸如此类,这是当下感染科医生在接诊患者中,最容易被提及的一些问题,在人们心目中一旦发热似乎离新冠就近在咫尺,甚至谈“热”色变。自新冠病毒席卷全球以来,人们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对发热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身边的一些老年朋友,像对待血压、血糖一样每日监测体温。处于这样一个非常时期,一旦出现发热,我们如何正确面对呢?01梳理行动轨迹 所谓发热,无论是用最普通的水银体温计,还是用各种高科技测温仪器,当腋下温度大于等于37.3℃时就证明发热了。意识到发热后,千万不要紧张、恐慌,先梳理一下自己近期的行动轨迹,也就是政府部门提及的流行病学史,看看近期是否去过有新增病例报道的街道、小区、商场等公共场所,是否接触过有从新增病例地区回来的人,是否和报道的新增病例乘坐同一公共交通,如果都没有,可以暂时长舒一口气。 02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接下来,慢慢感受自己从头到脚的症状,比如乏力、肌肉酸痛、头痛、咽痛、…
2021-09-13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怎样预防胰腺癌已有人浏览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因出现症状就诊时大多数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即使是接受了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也不到10%。针对这种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的肿瘤,预防的意义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戒烟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结果显示,吸烟已经成为胰腺癌的首要病因。烟草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长期吸烟不仅肺癌的发生显著增加,包括胰腺癌在内的多种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也会明显增加。减少酒精摄入长期大量饮酒除了容易诱发胰腺炎以外,对于胰腺癌的发生也有促进作用。因此,建议嗜酒者戒酒,尽量减少酒精的摄入。低脂饮食已有数据显示高脂饮食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提倡采取低脂、高维生素饮食,具体来说就是少吃油腻食物,适当多吃蔬菜、粗粮。低糖低脂预防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发生胰腺癌的几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积极的低糖饮食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也有利于预防胰腺癌。积极治疗胰管结石胰管结石长期存在会引起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或导致慢性胰腺炎,引起胰腺癌的发病率增加。胰管结石本身反复刺激胰管上皮也容易诱发癌变。因此…
2021-11-05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年纪轻轻突然瘫痪失明?这种疾病最怕复发已有人浏览
小王32岁,突然下肢瘫痪了,经过治疗后病情好转,不料过两年又突然视力下降失明…… 原来小王被确诊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简称NMOSD),这是一种罕见的、高复发、高致残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全球总患病率为1.82/10万,已被列入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之中。 NMOSD常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累及视神经则可出现视力下降、眼球转动疼痛、视野缺损、色觉丧失甚至永久失明。若累及脊髓可出现肢体无力、麻木等症状。实际上不仅仅对视神经和脊髓有影响,还会影响大脑。患者经常因为视力突然下降,身体麻木瘫痪,或者出现反复恶心呕吐等症状,来到医院就诊。NMOSD通常起病急,进展迅速,好发于30—40岁的青壮年,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9倍,这个疾病具有高度复发和致残的特点,约有60%的患者在一年内复发,90%的患者在三年内复发。患者残疾程度随复发次数增加而加重,多数患者会遗留有视力障碍,还有的患者遗留肢体功能障碍,不能走路,需要依靠轮椅生活。脊髓损害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等功能障碍。因此如何预防复发成为临床最大的挑…
2021-11-04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眼化学伤不容小觑已有人浏览
01.什么是眼化学伤?眼化学伤是指因化学物质引起的眼部损伤,是一种较严重的眼部急症。临床表现上可以仅有轻度的眼部刺激症状(如眼红、流泪、疼痛)而不残留后遗症;严重者可导致眼深部组织坏死、形成瘢痕、粘连从而影响眼部外观及视力;更重者可导致全眼球炎症、继发青光眼,最终可至完全失明及眼球萎缩。造成损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化学物质的种类、浓度、剂量、接触时间、接触面积、温度、作用压力等。02.引起的化学物质有哪些? 化学物质主要分酸性和碱性两种。除了工业用途的强酸和强碱,在平时生活、工作中常见的酸性物质有马桶清洁剂、部分杀虫剂;常见的碱性物质有84消毒液、洗衣粉、食品干燥剂等。03.哪种化学物质损伤更严重呢?酸性物质接触眼部组织时会使组织蛋白凝固,向眼内渗入慢、病变边缘较清晰,病变一般为非进行性,仅发生在接触部位,常在受伤数小时内就可判断之后的恢复情况。而碱性物质接触眼部组织后会溶解脂肪和组织蛋白,向眼内渗入快、有较强的穿透力,从而影响碱性物质未直接接触的周围组织,病变损伤呈进行性进展。 因此,总体来说碱烧伤较…
2021-10-26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脑梗死的防治已有人浏览
脑梗死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脑血管病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从而迅速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脑梗死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痛苦。脑卒中也是成人首要的致残疾病,约2/3幸存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梗死造成的危害日趋加重。脑梗死是卒中最常见类型,约占70%~80%。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最常见病因,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较为常见,以动脉分叉处多见。脑梗死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在以下症状突然出现时应考虑脑梗死的可能: 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4、双眼向一侧凝视;5、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6、眩晕伴呕吐;7、意识障碍脑梗死是急症,患者发病后是否及时送达医院并获得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能否达到最好救治效果的关键,因此对脑梗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大脑”。对于发病4.5小时内的超早期患者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
2021-10-25 查看详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