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创新图谱——“骨科十大创新方向”全国征集启动
凝聚行业共识,引领创新发展。为推动骨科领域长期、可持续创新发展,国家骨科医学中心——beplay体育首页 和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于近日启动“骨科十大创新方向”研究遴选工作。
骨科发展启新程,创新引领正当时
当前,在人口老龄化加剧与医疗需求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中国骨科发展面临增长动能转换的瓶颈挑战,亟待向创新引领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加速转型。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骨科正朝着数字化手术、个性化植入、智能康复等前沿方向深度变革。
要实现骨科精准诊疗与智能康复的全面突破,仍需在以下三方面着重发力:一是持续强化原创性技术供给,二是全面提升高端产品国产化水平,三是深度打通临床需求与转化落地的有效衔接。在此关键节点,亟需凝聚领域内多方智慧,从临床、科研等多维度视角明晰创新方向,为骨科创新发展提供科学指引。
经研究工作组和领域内多方专家充分调研讨论,本研究现正式启动创新方向征集工作。此次征集面向“医、产、学、研”多方主体,旨在广泛汇聚行业智慧,凝聚专家共识,深度梳理骨科领域存在的难点问题,系统识别创新发展重点,最终凝练成“十大创新方向”,为行业发展提供路径指引。
骨科创新风向标,诚邀您共推共建
“骨科十大创新方向”研究工作旨在基于骨科领域诊断、治疗、康复多场景的临床实际需求,围绕骨科领域面临的关键临床问题、技术瓶颈与发展趋势,结合当前骨科临床需求和挑战,通过多中心调研、专家研判、路径分析与价值评估等开展系统性研究,梳理并凝练未来5至10年骨科领域最具前瞻性、可行性与成果转化潜力的十大创新方向,为学科资源配置、科研布局与成果转化、政府决策建议提供参考。
征集对象:从事骨科相关工作的临床专家、产业端研发负责人、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骨科学者,行业学会/协会中的临床研究与医工交叉创新专家,以及从事骨科相关技术开发、器械设计、智能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投资与战略规划专家等。
征集范围:围绕骨科临床实践中的关键难题,聚焦诊断、治疗、康复等核心环节,结合新兴技术发展,分析未来趋势,遴选具备前瞻性、创新性、科学性及可行性的创新方向。
前瞻性:顺应人口结构变化、疾病谱演变及医疗模式转型趋势,具备引领未来3-5年骨科医学技术与服务体系发展的潜力;
创新性:聚焦临床未解难题或关键瓶颈,在技术路径、应用模式或服务方式等方面有突破性探索,具有明显区别于传统方案的创新价值;
科学性:要求方向具备清晰的问题背景、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支撑,能够形成较为完整的技术实现路径;
可行性:注重方向的现实推进落地条件,包括技术可行、政策环境支持和3-5年内实现阶段性成果的可能性。
参与方式:扫描下方征集表二维码获取《骨科“创新方向”调研征集表》,于2025年6月27日前发至工作组邮箱chonghao@jst-hosp.com.cn,或添加联系人联系方式发送。后续工作组并将邀请重点推荐方向的相关专家参与讨论,同时欢迎扫码进行信息登记。
征集填写要求:建议围绕适应症人群及疾病背景、亟待解决的具体临床问题、拟采用的创新解决思路或技术路径、该方向目前的技术现状与国内外研究进展等填写。建议每位专家提交不少于1个创新方向。
注:推荐理由说明可结合该方向在临床价值、技术优势、行业引领性等方面的表现,阐明推荐该方向的核心依据与重要性判断。
征集回报:“骨科十大创新方向”的发布会与最终成文报告将向参与推荐并采纳的专家署名并致谢。
疑问咨询:
如您有任何疑问,可随时联系工作组人员:
贺梦凡18753858057(同微信)
种皓13581953768(同微信)
主办单位简介
国家骨科医学中心
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于2023年1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以beplay体育首页 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为主体单位,形成南北协同、优势互补的运行模式,并通过多中心协作机制,肩负起引领中国骨科医学发展、带动全国骨科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使命。
beplay体育首页
beplay体育首页 成立于1956年,1959年成立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2002年成为北京市创伤烧伤抢救中心。2016年获批骨科机器人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21年新增骨科手术机器人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单位及智能骨科机器人临床试验中心,2022年入选首批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项目储备库。医院秉承“精诚、精艺、精心”院训,在创伤骨科、beplay体育手机版下载 、矫形骨科等核心领域构建了覆盖全谱系疾病的综合诊疗、科研与教育体系。2024年完成骨科手术量达9.04万例。技术创新方面持续突破,自主研发的骨科手术机器人率先实现国际首例“5G+骨科手术机器人”远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科研领域累计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1项,制定4项国家行业标准,发布4项国际指南,荣获1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及100余项省部级奖项(如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作为重要的骨科人才培养基地,医院是中国大陆首个通过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与香港骨科医学院联合认证的骨科专科医师培训中心,累计为全国培养骨科医师1.6万余名。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始建于1904年,其骨科于1959年正式成立。在2019-2023年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骨科)排名中,科室总科技量值位居全国首位。作为中国骨科领域的创新高地,这里曾于1963年完成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手术,1985年成为享誉全球的“中国手”技术发源地。科室针对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构建了覆盖全专业方向的诊疗技术规范与体系,其中7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近五年数据显示,其开展的手术技术覆盖骨科核心手术清单项目的97.9%。自1963年完成首例断肢再植手术起,科室奠定了显微外科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在肘关节粘连松解系列技术、微创人工关节置换、骨肿瘤生物学重建、儿童脊柱侧弯矫形等专业领域持续保持国内前沿水平。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医院积极推进福建、安徽等分院建设项目,将优质骨科诊疗资源辐射至全国更广区域。同时,作为上海交通大学重要的博士学位研究生及博士后培养基地,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38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79名,累计为全国培养输送骨科专业人才超2万人次,教育教学成果显著。
供稿丨科技处
编发丨宣传中心
下一篇: 科研成果 | beplay体育首页 眼科与血液内科合作报道罕见POEMS综合征病例 发表于《Ophthalm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