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 世界艾滋病日丨注意!这6类艾滋病高危人群可启动暴露前预防治疗已有 0 人浏览

    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宣传活动的主题为“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不再对艾滋病陌生,为了实现WHO 2025年全球防治艾滋病目标,即“将每年新发感染人数控制在37万以下,确保95%存在HIV感染风险的人群获得适宜、有效的预防服务”,我们就需要提供更多预防服务的选择。其中,暴露前预防是HIV综合预防方案的关键组成部分。暴露前预防是指HIV阴性人群通过使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来预防HIV感染的生物学预防方法,该方法已经被证明可以降低高危人群感染HIV的风险。HIV的感染风险存在人群和地区差异,人群和地区是影响个人HIV感染风险的重要因…

    2023-12-01 查看详细信息
  • 积医科普丨成人也会感染手足口病?已有 0 人浏览

    积医科普丨成人也会感染手足口病?

    2023-08-17 查看详细信息
  • 世界肝炎日丨给爱美人士提个醒,警惕丙肝这个“隐形杀手”已有 0 人浏览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肝炎的原因不同,最常见的是病毒造成的。由病毒造成的肝炎按照其病毒系列不同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和庚型肝炎共六种类型病毒性肝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也与时俱进。为追求美丽、时尚、个性,很多人会通过打耳洞、纹身、纹眉、纹眼线、纹唇等方式装扮自己,有人还会通过面部注射肉毒素或者玻尿酸等方式让自己看起来更年轻,但这些看似平常的变美手段如果操作不当也存在传播疾病的风险。丙肝的主要三种传播途径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

    2023-07-28 查看详细信息
  • 积医科普丨 吃鸡蛋能止泻?不科学!夏季腹泻试试这些方法已有 0 人浏览

    盛夏酷暑,很多人认为吃冰棍、喝冷饮才是夏天的正确打开方式,还有些朋友“天热不想开火”,于是吃剩菜、点外卖、下馆子成了家常便饭,可殊不知健康的隐患就此埋下。近日,到肠道门诊就诊的腹泻患者越来越多,听听医生怎么说。为什么夏季易腹泻?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食物容易腐坏变质,易滋生细菌,饮食不卫生,再加上进食大量的生冷食物和冷饮,这个时候腹泻就会“找上门”。腹泻有哪些临床表现?腹泻就是我们常说的“拉肚子”,指每天排便3次或3次以上,伴有粪便性状的改变,如稀便、黏液便、脓血便或血样便,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或发热等全身症状。腹泻严重者每日排便次数可超过10次,便稀薄且…

    2023-07-27 查看详细信息
  • 积医科普丨夏季来临,蚊虫防治你做对了吗已有 0 人浏览

    积医科普丨夏季来临,蚊虫防治你做对了吗

    2023-06-22 查看详细信息
  • 积医科普丨36度!“烧烤”模式持续,热射病的急救措施来了!已有 0 人浏览

    热热热!泰热辣!据中央气象台报道,全国大部分地区未来几天持续高温,最高气温可达36℃及以上,紫外线强烈,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很容易导致热射病。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是由于身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烈日下劳动或运动,产热大于散热,导致全身尤其是头部被强烈的日光照射,热度穿过颅骨对脑膜及脑组织直接作用。热射病会引起头部血管扩张,导致脑及脑膜充血,出现体温≧40℃,伴有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呼吸急促、恶心、呕吐、四肢无力、步态不稳、共济失调等症状,继而心力衰竭,病情发展急剧,甚至死亡。遇到这种情况,如何争分夺秒的急救呢?01、迅速转移:将患者抬到阴凉…

    2023-06-15 查看详细信息
  • “五一”假期如何健康出行 收好这份防护提示已有 0 人浏览

    “五一”小长假已到来,各地迎来客流高峰,虽然当前流感已接近尾声,但新冠病毒感染再次出现“抬头”趋势。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五一”假期出行应该如何做好健康防护呢?出行防护建议1. 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如果出行前发现有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症状时应该取消出行计划并尽快就医。出行过程中密切关注自己、家人及同行人员健康状况,一旦出现症状,立即佩戴口罩前往附近医疗机构就诊。2.出行前,请备好消毒产品,如免洗洗手液、消毒湿巾。在家勤洗手,出门也需要准备好消毒产品,如含75%酒精的免洗洗手液、酒精消毒湿巾、体温计等。3. 外出时应正确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在进入商场、超市、公…

    2023-04-30 查看详细信息
  • 积医科普 | 呼吸道传染病正流行,老年人该如何应对已有 0 人浏览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根据普查公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相比十年前上升5.44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较快,老龄化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呼吸道疾病是高发疾病之一,老年人作为特殊群体,如何预防及应对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建议老年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远离传染源少出门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老年人应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车站、公共浴池、棋牌室等。二、切断传播途径(1)外出到人群密集处时,应佩戴适合的口罩,社交时保持至少1米的社交距离。另外,老年人都有节俭的优良美德,但口罩为一次性用品…

    2023-04-13 查看详细信息
  • 首都除夕 护卫健康|感染疾病科:用坚守迎接新年已有 0 人浏览

    除夕之夜,灯火通明,流光溢彩。在这个团圆祥和的美好节日,千万家欢聚一堂,洋溢着幸福和温暖。而对于坚守在岗位上的发热门诊医护人员来说,除夕之夜却多了一份责任、一份担当。春节我在岗为确保春节期间患者能够顺畅就医,得到及时的诊疗,感染疾病科主任孙成栋和护士长王燕合理制订预案、科学安排值班、细致准备各种医疗物资,以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医疗情况。面对陆续前来就诊的患者,感染疾病科医务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虽然大年三十这一天无法与家人团聚,但每个岗位上的同志依旧耐心地为患者服务着。“过年好,您哪里不舒服?”“您别着急,马上就到您了。”“您听我说,这药是这样使用……”贴心的…

    2023-01-23 查看详细信息
  • 积医科普丨“阳康”后一直咳嗽是肺炎吗?该如何缓解?已有 0 人浏览

    随着北京第一波疫情高峰期的度过,近日,来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发热急诊就诊的患者较此前有所减少。一些患者的大部分症状都已经消失,核酸检测或抗原显示转阴,但却“咳不停”,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睡眠。这种情况是肺炎吗?一直咳嗽该如何缓解?面对患者的疑问和顾虑,感染疾病科张雪梅医生给出相应的解答。“阳康”后的咳嗽就一定会是肺炎吗?当然不一定。新冠病毒感染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咳嗽,且比普通感冒、季节性流感所致的咳嗽更严重、更持久,部分患者在最初发病后2-3周仍持续咳嗽,但大多数咳嗽可在8周内消退。“阳康”后为什么会一直咳嗽?该如何缓解?新冠病毒大规模感染从去年12月初至今,已经…

    2023-01-11 查看详细信息
  • 【积医科普】发热后居家还是就诊?这份建议请收好!已有 0 人浏览

    【积医科普】发热后居家还是就诊?这份建议请收好!

    2022-12-13 查看详细信息
  • 【世界艾滋病日】防艾治艾“要趁早”已有 0 人浏览

    【世界艾滋病日】防艾治艾“要趁早”

    2022-12-01 查看详细信息
  • 【积医科普】夏秋交替,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已有 0 人浏览

    2022年9月1日至10日为北京市食品安全宣传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越来越引发大家的重视。尤其是在夏秋两季,食源性疾病多发,那么,什么是食源性疾病?它是由什么引起、有哪些表现,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的各种致病因素经摄食进入人体引起的疾病,可分为感染性疾病或中毒性疾病。临床表现食源性疾病的症状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吐下泻”,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部分可伴有发热、头晕头痛。但有些食源性疾病除了消化系统症状以外,还会引起严重的脏器损害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素1、细菌性感染 2、病毒感染 3、…

    2022-09-07 查看详细信息
  • 【积医科普】高温热浪来袭,教您如何预防热射病已有 0 人浏览

    这两天的高温天气就像是个工作狂,全勤营业,疯狂刷业绩。全国多地出现持续高热温,高温预警高达数百条,“热死人”不再是一句夸张的玩笑话!连日来,多地多人确诊“热射病”,已有人死亡。即使送医及时,积极救治,死亡率仍然会比较高,所以,我们要更重视预防。天气炎热,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01、什么是热射病热射病,简单讲就是重症中暑,非常危险,很容易导致病人的死亡。是因为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从而引发的多器官障碍的过程,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高湿天气。它的三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抽搐、昏迷。02、热射病与一般中暑有什么区别热射病的表…

    2022-08-04 查看详细信息
  • 高温热浪来袭,教您如何预防热射病已有 0 人浏览

    这两天的高温天气就像是个工作狂,全勤营业,疯狂刷业绩。全国多地出现持续高热温,高温预警高达数百条,“热死人”不再是一句夸张的玩笑话!连日来,多地多人确诊“热射病”,已有人死亡。即使送医及时,积极救治,死亡率仍然会比较高,所以,我们要更重视预防。天气炎热,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1. 什么热射病?热射病,简单讲就是重症中暑,非常危险,很容易导致病人的死亡。是因为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从而引发的多器官障碍的过程,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高湿天气。它的三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抽搐、昏迷。2.热射病与一般中署有啥区别?热射病的表现:…

    2022-07-29 查看详细信息
  • 【积医科普】预防鼠疫要做到 “三不三报”已有 0 人浏览

    “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拆堵。”清代诗人师道南的《死鼠行》深刻描述了鼠疫流行时的惨烈的景象。鼠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曾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什么是鼠疫?鼠疫俗称“黑死病”,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广泛流行于啮齿动物之间,也可在人类之间流行。鼠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鼠疫的流行病情况如何?人类历史上曾经历了三次全球鼠疫大流行,造成了上亿人口的死亡。随着医学的进步,尤其是在传染病的防控和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世纪后半叶,人类终于控制住鼠疫的广泛流行。然而,近年来鼠疫在世…

    2022-07-19 查看详细信息
  • 【积医科普】夏至到,谨防“空调病”已有 0 人浏览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夏至。夏至到,气温高、湿度大,空调的使用率随之增高,最近发热门诊的就诊量也是节节攀升,其中大部分发热患者患有俗称的“空调病”。“空调病”是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而引发的一系列疾病,多发生于夏季。患者会出现诸如: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上呼吸道感染、关节酸痛等症状。呼吸道、关节肌肉、神经系统最易受累。有空调的房间一般都密闭性强、空气流动小。长时间不开窗,致病微生物容易滋生。有研究表明,在有空调的密闭环境几小时后,室内氧气下降13.2%,大肠杆菌升高1.2%,红霉色菌升高1.11%,白喉菌升高0.5%,其他呼吸道有害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空调机的风管…

    2022-06-21 查看详细信息
  • 【积医科普】居家精炼厨艺时,当心这种病菌找上门已有 0 人浏览

    疫情期间,很多朋友居家精炼厨艺,当您吃着烧烤、火锅,喝着啤酒,享受美食时,“布病”可能会找上门。春夏之际,动物产仔,正是“布病”的高发期。 布鲁氏菌病,又称布氏杆菌病,布病,波状热,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人类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排泄物,或摄入由感染或患病动物制成的食品而患病。传播途径是可以通过皮肤黏膜接触、消化道等途径传播给人。 诱发“布病”的高危因素:① 地区:居住于牧区或于该病流行地区旅行者;② 职业:屠宰场工人、肉类加工工人、兽医、实验室工作人员等属于高危职业;③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患有自身免疫病、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等;④ 其他:进食生肉或未经巴…

    2022-05-09 查看详细信息
  • 【全国疟疾日】共创无疟世界 防“疟”知多少已有 0 人浏览

    “犹如患三日疟疾的人临近寒战发作,指甲已经发白,只要一看阴凉儿就浑身打战。”但丁曾在《神曲•地狱篇》中借疟疾来描绘恐惧。疟疾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危害极大。为了更好地推动疟疾防治,我国把每年的4月26日设定为“全国疟疾日”。然而,“疟疾日”来临,关于疟疾,您知道多少?什么是疟疾?疟疾俗称 “打摆子”,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一类传染病,也是世界上最常见和危害最严重的热带病之一。疟疾包括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四种。疟疾的流行病情况如何?疟疾流行历史久远。西方学者认为疟疾可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时代;而在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及青铜铭文上就有古“疟”字的记…

    2022-04-26 查看详细信息
  • 【世界卫生日】远离病毒,健康你我已有 0 人浏览

    今天是第73个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健康”。日前,国家卫健委印发通知,将我国宣传主题定为“健康家园,健康中国”。今年恰逢纪念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面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团结一心,群防群控。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如何有效地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呢?一、勤洗手:正确洗手需掌握七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要注意用流动的水和使用肥皂(皂液)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搓揉时间不少于15秒。二、戴口罩:到室内公共场所或人流密集的地方请佩戴口罩,4至5小时更换一次为宜;注意个人卫生。佩戴口罩的步骤:戴前摘后要洗手。…

    2022-04-07 查看详细信息

团队成员

  • 孙成栋

    孙成栋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不明原因发热、肺结核、重症肺炎、脓毒症、肝硬化、长期咳嗽、乙型肝炎、慢性腹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布鲁氏菌病等。

  • 张坚

    张坚

    职称:主治医师

    擅长:治疗不明原因的发热、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感染相关的腹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 张雪梅

    张雪梅

    职称:主治医师

    擅长:发热待查,急慢性腹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诊治

  • 宋立斯

    宋立斯

    职称:主治医师

    擅长:诊治不明原因发热、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慢性气道疾病、肺血管疾病、间质性肺疾病等

  • 许燕艳

    许燕艳

    职称:主治医师

    擅长:治疗不明原因的发热、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感染相关的腹泻及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症的抢救治疗等

  • 刘佳

    刘佳

    职称:主治医师

    擅长:诊治不明原因发热、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感染相关性腹泻及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症的抢救治疗等

  • 宋静静

    宋静静

    职称:主治医师

    擅长:不明原因的发热、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衰竭及其并发症,免疫缺陷伴机会性感染,其他发热出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普通号

    普通号

    职称:主治医师

    擅长:新冠后遗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脓毒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3日内发热患者建议去发热门诊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