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创新月】家有胖娃还爱喘,别不当回事,小心肥胖型哮喘已有人浏览
阳阳是个7岁的小胖墩,疫情期间闷在家里,吃得多,运动少,胖了小10斤。一个礼拜前阳阳开始流鼻涕、打喷嚏,还时不时咳嗽几声。妈妈心想,真奇怪,每年一到换季的时候,阳阳准感冒。她给阳阳吃了两天止咳药,没见好转,想着能不上医院就不上医院,又给阳阳吃了三天抗生素,还是不见好,阳阳一跑跳或接触冷空气,就咳得更剧烈了。最近3天,阳阳总是天没亮就咳醒;昨天晚上还觉得胸口憋气,半夜里睡不踏实总想坐起来,嗓子里呼呼地响,像在拉风箱。爸爸妈妈急忙带着阳阳来到医院,经过一番询问和检查,医生说:您家孩子很有可能是哮喘急性发作了。阳阳妈妈瞪大了眼睛:哮喘?怎么可能呢?医生说:我先给孩子做上雾化,再跟您详细说。医生询问妈妈得知,阳阳出生时是个8斤多的胖小子,从小就比同龄人壮实许多,胃口好,食量大,还不爱动。大概4岁起,阳阳每年季节交替时都会反复咳嗽,一年3-4次。去年那次反复咳了两个多月,有没有过喘息妈妈也说不上来,只记得当时医生也给阳阳做了雾化,病才好。阳阳早晨起床时总爱打喷嚏、清嗓子,平时还有揉眼睛、揉鼻子的小毛病,说…
2020-10-27 查看详情信息 -
【科普创新月】冲击波治疗让您告别颈肩痛已有人浏览
由于长期伏案,缺乏运动等等原因,颈肩痛已成为困扰大家日常生活的常态。颈肩痛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痛点在肩关节周围,其主要症状为颈肩持续疼痛,患肢上举、外展、旋后受限。如不及时治疗,可使关节粘连,患肢无力甚至形成废用性肌萎缩。疾病典型症状为患肢活动时疼痛,梳头、穿衣、提重物、高举均有受限,严重时疼痛难忍。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病例:患者,男,54岁,以颈部及左肩部疼痛,左臂麻木两周为主诉就诊,患者两周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左侧颈后部及肩胛骨区疼痛,呈持续性疼痛,无放射痛,伴左肩后外侧及前臂内侧麻木感,经临床诊断建议进行五次一个疗程的体外冲击波治疗,两次治疗过后疼痛感麻木感均明显减轻,五次治疗结束后,痛点完全消失,症状缓解,活动度改善。冲击波治疗受到了患者的认可和好评。为什么冲击波治疗可以应用于颈肩痛呢?冲击波治疗目前在我国尚属于较为新颖的治疗方法,它在当今康复治疗、骨与关节疾病治疗、肌筋膜炎所导致的疼痛等多个医学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冲击波治疗对人体深层肌肉组织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放松肌肉、缓解痉挛、消…
2020-10-26 查看详情信息 -
【科普创新月】得了泌尿系结石,该用哪种微创治疗方法?已有人浏览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中占首位。我国也是全世界泌尿系结石高发地区之一,据最新统计,全国的平均发病率接近5%,也就是说,每20个人就会有1人会患有泌尿系结石。而在南方某些省份发病率更是高达11%。泌尿系结石是一个总称,实际上在临床中会根据结石在泌尿系中所处的部位进行更加详细的命名,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其中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统称为上尿路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统称为下尿路结石。不同部位的结石引起的症状也不同,例如输尿管结石主要表现为剧烈的疼痛和血尿,膀胱结石主要表现为排尿中断,尿道结石则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当然,也有很多结石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是在体检中被发现的。但实际上这些没有症状的结石绝大部分最终都会表现出症状来。泌尿系结石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首先是引起尿路梗阻,尿液引流不畅,特别是上尿路结石,引起肾积水,损害肾脏功能,严重的可以导致急性或慢性的肾功能衰竭。尿路梗阻引起的尿液滞留又容易导致严重的尿路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另外,由于结石在局部的…
2020-10-23 查看详情信息 -
【科普创新月】关于脑出血你知道多少?已有人浏览
提到脑出血,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多见于老年人的高血压脑出血,其实除了高血压脑出血,常见的自发性脑出血还有一些其它常见类型,比如动静脉畸形导致的脑出血、动脉瘤破裂造成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老年人的慢性硬膜下血肿。下面我与大家一一介绍。高血压脑出血,顾名思义,由于高血压造成的脑出血,其实高血压脑出血不是一日之功,首先人的脑血管随着年龄会发生粥样硬化,尤其当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危险因素时,加上人的脑血管较全身其它血管管壁要薄,由于情绪、天气、便秘、屏气等动作导致血压突升,从而引发硬化的血管发生破裂。最常见的破裂血管是起源于颅底大血管的穿通支,主要供应人的基底节、丘脑、桥脑等部位,因此,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于基底节区(图1)、丘脑、桥脑(图2)等部位,也可见于小脑、大脑皮层、脑室等。由于出血部位深在,且位于人脑的重要功能区,因此高血压脑出血有着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而且手术效果不佳。所以,预防比治疗显得更为重要,随着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逐渐低龄化,高血压脑出血也不再是老年人的…
2020-10-22 查看详情信息 -
-
【世界骨质疏松日】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的区别已有人浏览
常常听人们说:“你有骨质增生,补补钙就好了”;又有人说“骨质疏松要补钙”;那么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它们的发病机理相同的吗?骨质疏松发病机理: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的骨代谢疾病,由于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加,成骨细胞的活性显著下降,骨吸收多于骨形成,首先表现在松质骨的骨量减少,骨的细微结构发生变化,皮质骨变薄,骨密度下降,骨质量下降,骨的脆性增加,发生疏松的骨质,就好比一根完整的木材,被白蚁蛀得到处是洞一样,如遇轻微的碰撞就会发生骨折。骨丢失原因:骨重建失衡;力学负荷减少;雌激素缺乏。骨质增生发病机理① 老年人由于肌肉力量下降,关节韧带松弛,关节软骨老化,引起关节不稳定;② 年轻人由于剧烈活动和过度体育锻炼,引起韧带-肌肉-骨的附着点损伤;③ 这样反复的慢性损伤,造成骨膜下出血、水肿、无菌性炎症;④ 人体对这种慢性损伤会产生局部自发修复,引发骨膜成骨和软骨膜成骨,形成骨质增生;⑤ 骨质增生的产生,就会引起关节僵直,关节活动受限;⑥ 当增生压迫了神经或器官,就会引起疼痛,如关节痛、腰痛、颈痛等;总…
2020-10-20 查看详情信息 -
【科普创新月】使用这类药物治疗骨质疏松要考虑口腔情况已有人浏览
药物治疗对于大家来说已经不再陌生,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甚至要终身服药。目前市面上药品繁多,除了医生、药师、护士告知其用药方式后,有多少患者会主动查看药品内的药品说明书?又有多少患者能看懂说明书中写的都是什么意思?目前各大医院均设立用药咨询中心,从而可更好的帮助各位患者正确用药,合理用药。今天讲一下长期服用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品时,要注意患者的口腔科情况。阿仑膦酸钠片药品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下有如下一条:“颌骨坏死。在服用包括本品的双膦酸盐的患者中,可自发报告颌骨坏死(ONJ),这一般与拔牙和/或局部感染伴愈合延迟相关。颌骨坏死的已知风险因素包括侵入性牙齿治疗(如,拔牙、种植牙、骨科手术)、癌症诊断、伴随治疗(如化疗、皮质类固醇药物、血管生成抑制剂)、口腔卫生差、伴随疾病(如牙周病和/或先前存在的牙齿疾病、贫血、凝血病、感染、假牙不合)。”说明书上写的这么吓人,那么作为长期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的患者,对于口腔方面的任何治疗是不是都不能进行了呢?01、双膦酸盐类药物是什么?双膦酸盐类(bisphosphonates,BPs…
2020-10-19 查看详情信息 -
-
【科普创新月】脊柱受伤后该如何护理已有人浏览
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脊柱日,随着脊柱疾病的年轻化,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相关知识。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篇脊柱受伤后如何正确搬运、护理的科普文章。脊柱受伤后的正确搬运方法有1/4的脊髓损伤伤员因现场救助不当使病情加重,一部分人为此造成难以恢复的终生残疾。交通事故、体育事故、高空作业事故和矿井事故等均能造成脊髓损伤。头部遭受撞击之后,极易造成不同程度的颈椎损伤,从而造成脊髓损伤。在急救现场,如果怀疑伤员有可能伤及脊柱,一定要固定好头部,头和躯干必须同时转动,最好在原位固定后搬动,别轻易改变伤员体位,尤其不能采取一人抬腋窝部,一人抬下肢的“吊车式”搬运方法,伤员应被固定在硬木板担架上搬运。对怀疑有脊柱脊髓损伤的患者,最好直接送到对脊柱脊髓损伤有综合抢救能力的医院,避免多次转运伤员,造成脊髓二次损伤和医疗费用的浪费。转运路途中要注意固定和观察呼吸,要减少车的颠簸。脊柱受伤后的正确护理1. 卧位:睡较硬的床垫或防褥疮气垫、平卧,以保持脊柱平直,防止发生畸形或进一步损伤。2.翻身方法:躯干呈一轴线,保持受伤…
2020-10-16 查看详情信息 -
【科普创新月】银屑病患者的心理调节已有人浏览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相关的慢性病,它的病因复杂,容易反复发作。以往对于银屑病,往往只重视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停药后很快复发或引起了严重后果,不但远期疗效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身健康和生活质量。现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人类心理学也获得了很大进展,心理因素对银屑病的发病和对病程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银屑病属身心疾病范畴。银屑病患者的痛苦不仅仅表现在躯体上,更重要的是心理和精神上的痛苦。研究发现,相对正常人群,精神疾病、抑郁、焦虑都是银屑病病人的发病率比较高,而且中国患者的心理负担和欧美国家相比尤为严重。过去一年中,89%的患者表示有精神压力;78%的患者曾遭受过歧视的经历;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有34%的患者因患银屑病有自杀念头, 5%的患者过去一年曾实施过自杀行为。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仅有11%的患者曾寻求过心理治疗,51.5%的患者为减轻心理压力,而选择封闭自己,不与社会、朋友,甚至家人接触,对自身健康及社会发展而言都存在极大的隐患。所以我们需要重视银屑病的心理问题。根据以往对于银屑病…
2020-10-16 查看详情信息 -
-
-
【科普创新月】疫情防控不放松,口罩还要继续戴!已有人浏览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家还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冷,更应该继续科学防控,戴好口罩,防止病毒的入侵。口罩的分类有哪些?目前我国医用口罩主要分为3种:防护级别最高的医用防护口罩,手术室等有创操作环境常用的医用外科口罩和普通级别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①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该级别口罩不要求对血液具有阻隔作用,也没有密合性要求,用于中、低风险地区和普通医疗环境佩戴使用。②医用外科口罩:可阻隔血液、体液穿过口罩污染佩戴者,与面部的密合度不如医用防护口罩那么严密。③医用防护口罩:与佩戴者面部具有良好的贴合性,可过滤空气中的微粒,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物,应在暴露风险较高时佩戴。如何选择佩戴口罩?佩戴口罩是阻断新冠病毒人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低风险地区可根据以下建议选择佩戴口罩:在户外、公园等场所建议随身备用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无需佩戴口罩。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在相对封闭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如室内购物场所、网吧、电梯等需戴一次性…
2020-10-15 查看详情信息 -
【科普创新月】“老烂腿”,我们应该怎么办?已有人浏览
自古以来,“老烂腿”这一顽疾一直困扰着广大中老年人群,甚至近年来有向年轻人进军的趋势,令不少人闻风丧胆,因不能正确面对、积极治疗而延误病情的人不在少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真正了解它,提前预防它 ,才能为我们幸福的生活带来保障。什么是老烂腿下肢静脉性溃疡,俗称“老烂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多发于下肢小腿内侧,外侧,胫前,胫后,踝部等。 静脉溃疡首先要找原因,然后再治疗!目前“老烂腿”病因主要包括静脉返流和静脉高压,而引起这些的主要病因是髂总静脉压迫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布加综合征、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小腿腓肠肌泵功能不全等。其中两个最主要的原因一是由于髂总静脉受压狭窄甚至闭塞造成静脉回流受阻(左图),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患者得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后没有及时给予正确的治疗、从而造成了下肢静脉血栓后的远期并发症。(右图)下肢静脉性溃疡好发于哪些人群这个人群主要体现在长期站立、久坐的人群,比如说医生、护士、售货员、军人、老师等都是易感人群,还有一…
2020-10-12 查看详情信息 -
-
【科普创新月】孩子长个儿的误区,您中招了吗?已有人浏览
近些年,随着大众审美、职业遴选等对身高的青睐,孩子的身高受到家长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儿童心理学家介绍,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矮小儿童因为不同程度的自卑、抑郁、内向等心理或行为障碍,影响到升学、就业和婚姻,甚至成年后不具备正常劳动能力,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一些家长由于平时疏忽或是对孩子长个儿的误区,来到医院就诊却为时已晚,悔不当初。下面这些关于身高增长的误区,您中招了吗?误区一、我和他爸都挺高,孩子不可能矮。儿童的身高发育,父母的遗传占到70%,但是30%的后天环境因素更为重要。虽然身高和遗传有紧密的关系,但遗传给的只是一个身高的范围,上下有约5~6厘米的浮动放范围。如果孩子的身高向遗传的上限靠近,孩子的身高就较为理想;如果往遗传的下限靠近,孩子的身高就偏矮。我国有30%的孩子长不够遗传身高。所以,父母高,孩子不一定高。误区二、孩子现在长得挺高,长大一定没问题!孩子没到青春期,突然长得快不一定是好事,有可能是性早熟,性早熟孩子体内性激素升高,可以加速骨骺软骨过早闭合,使得生长空间缩短,成年后反倒比一般孩子…
2020-10-09 查看详情信息 -
【科普创新月】胆囊切除后还能吃肉吗?已有人浏览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饮食结构不合理,运动减少,以及肥胖和代谢紊乱等问题的出现,引起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增高,从而饱受胆囊疾病的折磨,不得不面临胆囊切除手术的选择。大多数人对胆囊切除手术心存顾虑,普遍认为“胆囊切除手术后就没有胆汁了,就再也不能吃肉了”,其实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正常情况下,切除胆囊后,并不影响肝脏分泌胆汁,也不会影响脂肪类食物的消化,不是老百姓所认为的切掉胆囊就不能吃肉了,关键是怎么吃,吃多少。良好的饮食习惯,能有效避免胆囊术后的消化功能紊乱,以下几点简单进食原则,能为胆囊手术后的患者提供一些帮助。胆囊切除手术后1月内:应少量多餐,吃清淡易消化的饮食胆囊切除手术后,失去胆囊调节的功能,胆汁直接排入肠道,不能存贮在胆囊内,消化系统对脂肪的消化能力相应减弱,短时间内进食大量的脂肪类食物,会因胆汁供应量不足而产生腹胀,腹泻及消化不良的情况,因此术后早期应以清淡饮食为主,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减少脂肪类摄入,例如肥肉、蛋黄、动物内脏及油炸食品。蔬菜应以清蒸、炖煮、…
2020-10-08 查看详情信息 -
【科普创新月】带您认识糖尿病已有人浏览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糖尿病常规检查包括:血糖、尿糖、尿酮体、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白蛋白、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血脂、免疫指标、尿白蛋白排泄率。为了更好的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控制好血糖,对于2型糖尿病我们制定了三级预防目标:一级预防目标:控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二级预防目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在已诊断的患者中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三级预防目标:是延缓已发生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糖尿病患者需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了解如何控制糖尿病,了解控制好糖尿病对健康的益处。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以下…
2020-10-07 查看详情信息 -
【科普创新月】强肌健骨防骨折 老年人该吃点啥已有人浏览
八十多的张大爷今年很不顺利,一年当中两次跌倒骨折住院,先后做了两次手术,虽然可下地活动,但体质大不如从前,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张大爷的遭遇并不是个例,由于老年人跌倒常引起骨折,并且合并许多慢性疾病,手术风险较大,手术及术后一个月内死亡率约10%,而需长期卧床的“保守治疗”问题更多,其伤后三个月内的死亡率有统计更高达40%。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多系统及器官出现老化,其中骨骼肌肉系统由于钙流失特别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和肌肉减少症,增加了跌倒骨折的风险。尤其是当骨折后活动受限,老年人的肌肉进一步萎缩,躯体功能进一步丧失,增加医疗费用不说,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缩短老年人的寿命。这种多米诺骨牌的效应对老年人有严重的影响。老年人该如何改善肌肉和骨骼的健康呢?听听营养专家怎么说——适当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预防和治疗肌少症的关键措施之一是足量的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研究证明,老年人日常生活要平衡膳食,保证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充足,刺激肌肉蛋白质的合成,增加并保持肌肉质量,才能对肌少症起到预防作用。奶类、蛋类、瘦…
2020-10-06 查看详情信息 -
【科普创新月】你家宝宝体检了吗?已有人浏览
“我们家宝贝活蹦乱跳的,为什么要去体检?”针对儿童的体检,许多家长都存在这样的疑虑。事实上,儿童体检与成人体检存在明显差异,成年人的体检主要针对慢性病及肿瘤的早期发现及监测,而儿童期的体检除了疾病筛查外,更重要的是对孩子们的发育水平进行评估,包括体格生长,营养状况,心理发育,智力发育等等。那么,儿童体检到底可以检查什么呢?1、体格生长评估体格发育测量主要由医护人员通过查体的方式进行,包括身高/身长、体重、头围、前囟、心肺听诊、腹部触诊及听诊、肌力及肌张力评估、神经反射检查等。这是宝贝们生长发育最基本的反映。通过动态监测上述指标,我们可以初步对孩子们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并加以专业指导。而且在查体过程中,我们可以及早发现部分心肺或其他脏器的发育问题,从而能尽早得到合适的干预。2、心理及智力发育评估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每个家长的希望。目前,针对儿童心智发育评估的方法有很多,包括韦氏量表、DDST、儿心量表等。在体检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对孩子们的智力及心理发育进行评估,找出孩子们某些不足的方面,从…
2020-10-05 查看详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