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医科普】年纪轻轻突然瘫痪失明?这种疾病最怕复发已有人浏览
小王32岁,突然下肢瘫痪了,经过治疗后病情好转,不料过两年又突然视力下降失明…… 原来小王被确诊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简称NMOSD),这是一种罕见的、高复发、高致残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全球总患病率为1.82/10万,已被列入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之中。 NMOSD常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累及视神经则可出现视力下降、眼球转动疼痛、视野缺损、色觉丧失甚至永久失明。若累及脊髓可出现肢体无力、麻木等症状。实际上不仅仅对视神经和脊髓有影响,还会影响大脑。患者经常因为视力突然下降,身体麻木瘫痪,或者出现反复恶心呕吐等症状,来到医院就诊。NMOSD通常起病急,进展迅速,好发于30—40岁的青壮年,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9倍,这个疾病具有高度复发和致残的特点,约有60%的患者在一年内复发,90%的患者在三年内复发。患者残疾程度随复发次数增加而加重,多数患者会遗留有视力障碍,还有的患者遗留肢体功能障碍,不能走路,需要依靠轮椅生活。脊髓损害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等功能障碍。因此如何预防复发成为临床最大的挑…
2021-11-04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干眼的症状你了解吗?不只是眼睛干涩已有人浏览
护眼小课堂许多患者因眼部不适来就诊,当医生经过检查后,告知患者得了干眼。患者很不理解:我的眼睛不干呀?还经常流眼泪呢?我追剧的时候被感动的眼泪哗哗的!干眼就是眼睛干涩吗?其实,干眼有许多症状,包括眼部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疼痛、眼痒、眼红、视疲劳、视物模糊、视力波动。这些症状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几种同时出现。症状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干眼问卷量表(如中国干眼问卷量表、OSDI量表、SPEED量表等)进行量化评估。经常流泪也不能证明眼睛不干涩。“干眼”一般指的是基础泪液分泌和泪膜稳定性,而“流泪”指的是刺激性泪液分泌。由于眼睛干涩,眼表泪膜不稳定,那么眼睛反倒更容易受到刺激而流泪,流泪也可能是干眼的一种表现。有以上症状之一并且一直不好转,就需要到医院进行干眼相关的检查了。如果经过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UT)≤5秒或者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5mm/5min,就可以确诊为干眼。如果泪膜破裂时间(BUT)>5秒且≤10秒或者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5mm/5min且≤10mm/5min,则需要对角膜进行荧光素染色,如果染色阳性(≥5个点…
2021-11-03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影响颜值更影响健康,专家说斜视治疗要趁早已有人浏览
大家可能遇到过这样的人,你和他聊天,他好像在看你,又好像在看着别处。或者,这个人平时看着好好的,劳累或走神的时候,一只眼睛就悄悄的歪到了别处,等你一叫他,歪出去的眼珠又马上转回来了,这都是斜视。 斜视示意图很多人认为,斜视只不过看起来不太美观,但不算是大毛病,也不值得看医生。其实不然。大家都知道,人之所以看东西有立体感,是因为人有两只眼睛,每只眼睛看到的景象是有细微不同的,就是这些细微的差别,传输到大脑里,经过整合,变成了我们精细的立体感或者说景深感。斜视的患者,两个眼睛看到的景象差别很大,大脑就无法把两个景象融合。这个时候,大脑就会放弃整合,直接把景象堆叠在一起,人就会出现看东西“重影”,也就是“复视”。复视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因为患者看到的景象是两个,经常无法区分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也有一些患者的大脑很“聪明”,它们为了防止复视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就自行屏蔽了一只眼睛的信号,只接受一只眼睛传进来的景象。这样,重影就消失了。但相应的,较精细的立体感也消失了。在日常生活中就可能出现打球…
2021-10-29 查看详情信息 -
【世界男性健康日】前列腺炎与男“性”健康已有人浏览
健康中国共同守护 男性健康科普先行 为促进社会关注男性,让男性享有生殖健康的权利,世界卫生组织决定每年的10月28日为"世界男性健康日"。中国从2000年开始,每年10月28日开展"男性健康日"宣传活动。21世纪男科疾病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并已成为威胁男性健康的第三大疾病。今年 “男性健康日”的活动主题是“健康中国共同守护,男性健康科普先行”。今天咱们就谈谈男性最常见的,也是常被关注的健康问题——男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在病原体或/和某些非感染因素作用下,患者出现以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之一。 前列腺炎的发病诱因前列腺炎患者占泌尿外科门诊患者的8%~25%,约50%以上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受到前列腺炎的影响,大部分前列腺炎症状轻微,部分前列腺炎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公共卫生事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前列腺炎可以影响各个年龄段的成年男性。50岁以下的成年男性患病率较高。我国15-60岁男性报告前列腺炎症的比例为8.4%。此外,前列腺炎发病也可能与季节、饮…
2021-10-28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怎样筛查肝癌已有人浏览
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12月发布了全球最新癌症数据,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6位,新增90.6万例;死亡率居第3位,共计83万例,其中中国占42.5%。来自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肝癌发病人数位居全部癌种的第四位,而肝癌导致的死亡人数高居第二位。原发性肝癌发病隐匿,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往往发现时已进展到晚期,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因此预后较差。为了尽早发现肝癌,争取获得根治性治疗的宝贵时机,有必要识别肝癌的易患人群,加强筛查。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原发性肝癌为肝细胞癌,我们这里只讨论肝细胞癌。根据《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2021年版)》的推荐意见,肝细胞癌的易感人群可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四个层级。肝细胞癌危险因素分层低危人群:年龄<30岁,各种原因所致慢性肝病的早期及稳定期,无明显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包括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型肝炎免疫控制期、单纯性脂肪肝及Gilbert综合征、Dubin-Johnson综合征、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等良性遗传代谢性肝病患者。中危人群:年龄>30岁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无肝癌家族史,无…
2021-10-27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眼化学伤不容小觑已有人浏览
01.什么是眼化学伤?眼化学伤是指因化学物质引起的眼部损伤,是一种较严重的眼部急症。临床表现上可以仅有轻度的眼部刺激症状(如眼红、流泪、疼痛)而不残留后遗症;严重者可导致眼深部组织坏死、形成瘢痕、粘连从而影响眼部外观及视力;更重者可导致全眼球炎症、继发青光眼,最终可至完全失明及眼球萎缩。造成损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化学物质的种类、浓度、剂量、接触时间、接触面积、温度、作用压力等。02.引起的化学物质有哪些? 化学物质主要分酸性和碱性两种。除了工业用途的强酸和强碱,在平时生活、工作中常见的酸性物质有马桶清洁剂、部分杀虫剂;常见的碱性物质有84消毒液、洗衣粉、食品干燥剂等。03.哪种化学物质损伤更严重呢?酸性物质接触眼部组织时会使组织蛋白凝固,向眼内渗入慢、病变边缘较清晰,病变一般为非进行性,仅发生在接触部位,常在受伤数小时内就可判断之后的恢复情况。而碱性物质接触眼部组织后会溶解脂肪和组织蛋白,向眼内渗入快、有较强的穿透力,从而影响碱性物质未直接接触的周围组织,病变损伤呈进行性进展。 因此,总体来说碱烧伤较…
2021-10-26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脑梗死的防治已有人浏览
脑梗死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脑血管病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从而迅速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脑梗死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痛苦。脑卒中也是成人首要的致残疾病,约2/3幸存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梗死造成的危害日趋加重。脑梗死是卒中最常见类型,约占70%~80%。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最常见病因,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较为常见,以动脉分叉处多见。脑梗死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在以下症状突然出现时应考虑脑梗死的可能: 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4、双眼向一侧凝视;5、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6、眩晕伴呕吐;7、意识障碍脑梗死是急症,患者发病后是否及时送达医院并获得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能否达到最好救治效果的关键,因此对脑梗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大脑”。对于发病4.5小时内的超早期患者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
2021-10-25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如何吃对蛋白粉,营养师有话说已有人浏览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蛋白粉从小众人群的高端营养品逐渐成为日常保健的功能食品。当前,蛋白粉不但是很多减重健身人群的标配营养品,也是逢年过节看望亲朋好友的礼品和住院患者的营养滋补品。但是,有人不禁会问吃蛋白粉到底有没有用呢?这会不会是我们上的另一种“智商税”呢?如果真的需要服用的话,我们到底选哪一种蛋白粉呢?01什么是蛋白粉?蛋白质是我们人体每日必需摄入的营养成分,是维持和修复机体及细胞生长所必需的,不仅影响机体组织如肌肉的生长,还参与激素的产生、免疫功能的维持及血红蛋白的生成等。机体每天要更新约3%的蛋白质,我们平时吃的肉、蛋、奶及豆制品就可以给我们提供优质而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根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而蛋白粉作为一种从食物蛋白质中提取的蛋白质粉末,与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相比,其蛋白质的吸收率更高,并且基本不含有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因此对于需要控制脂肪摄入的人群,跟吃肉相比,服用蛋白粉能够更少摄入脂肪,同时避免摄入过量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02健康成年人需要补充蛋白粉吗?其实,…
2021-10-22 查看详情信息 -
【世界骨质疏松日】关注老年骨质疏松 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北京市第…已有人浏览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骨质疏松症已成为老年常见慢性疾病。老年骨质疏松症因其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备受社会及医学界关注。为进一步促进老年骨质疏松领域的规范化诊治水平提高,助力骨质疏松健康管理,2021年10月17日,由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老年医学专委会、beplay体育首页 老年医学中心和北京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北京市第八届老年骨质疏松培训班在线上举办。来自老年科、骨科、内分泌科、放射科、社区医学科等相关领域的医务工作者学习热情十分高涨,参会人员达1.2万余人,大家共聚线上,进行了一场创新务实的学术交流,前沿探讨。此次会议会务主持由beplay体育首页 老年医学中心副主任田巍,主治医师范斌担任。开幕式由大会主席张萍主任主持。 开幕式上,beplay体育首页 党委书记李玉梅首先为会议致辞。李玉梅书记首先对大家放弃休息、拨冗参加第八届老年科骨质疏松培训班表示感谢。她指出,老年骨质疏松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关注老年人骨质疏松,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尤为重要。这亦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卫生健康工作提出的要求,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
2021-10-20 查看详情信息 -
【中国镇痛周】将疼痛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已有人浏览
疼痛,是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5大生命指征”。2004年10月国际疼痛学会(IASP)倡议设立"世界疼痛日",每年10月由IASP发布抗痛年主题,确定每年10月第三个周作为镇痛周,并冠以一个主题,2021-2022世界镇痛年的主题为“将疼痛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疼痛是无形的,很多时候甚至带给患者一种孤独和绝望的感觉!世界卫生组织为疼痛下的定义是: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躯体感觉和情感经历。对患者而言,疼痛是机体面临损伤或疾病的信号枪,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疼痛提醒患者及早就医,积极治疗以防机体遭受更大更长久的损害;对医生而言,疼痛既是机体的创伤或疾病的反应,也是疾病的症状。急性疼痛起病急,严重者可伴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出汗增多,瞳孔散大,胃肠道蠕动减慢等器官功能改变,并可导致内分泌代谢和免疫功能改变,从目前学科分类的角度,属于麻醉科处理的范畴。慢性疼痛则持续3~6个月以上,常常导致食欲下降,影响睡眠,抑郁焦虑等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改变。世界卫生组织于2000年就提出“慢…
2021-10-19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高尿酸血症的危害已有人浏览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民大众安居乐业,我国已经进入“不愁吃、不愁穿”的小康生活;然,过犹不及;除广为大众所熟知的“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还有第四高—高尿酸血症,亦是困扰现代人的慢性疾病之一,然而其危害性并未被充分认识。 尿酸为人体内核酸的代谢产物,其中,20%来源于胃肠道吸收的食物核酸分解产物,80%为机体自身核酸分解所产生;人体内的尿酸1/3经由消化道、2/3经由肾脏排泄。所以,当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出现故障时,就会产生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水平在男性成人中>420umol/L,或在女性成人中>360umol/L时,称为高尿酸血症。就像物理世界的中其他溶质一样,当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就会从溶液中析出。过高的尿酸在血液中析出后,以尿酸单钠结晶的形式沉积于人体的组织中,常导致关节炎、痛风石形成,和肾脏病变。 尿酸所导致肾脏病变可急可慢;可形成肾结石,而当结石通过输尿管狭窄段时,可引起肾绞痛;急性尿酸盐结晶堵塞肾小管时,会导致急性肾损伤,表现为短期内血肌酐的升高;尿酸的慢性损害可导致肾脏逐渐失功,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最…
2021-10-18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荣誉】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程洋入选北京市卫生健康系统“…已有人浏览
10月16日,由健康报社、“健康北京”政务新媒体主办的北京市卫生健康系统“未来之星”中青年典型人物培育展示活动在京成功举办。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程洋医生荣获北京市卫生健康系统“未来之星”中青年典型人物培育计划“科普达人”奖。 “未来之星”中青年典型培育宣传工作,是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牵头,旨在推动各单位对不同层次、领域和岗位的中青年优秀人才进行深入挖掘选拔,精心培育一批卫生健康系统中青年典型,为各级党组织选树先进典型打好基础。通过对中青年优秀人才开展个性化、多角度、全平台培育和宣传推广,打造卫生健康行业中青年一代“网红”,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全面培育和宣传优秀中青年人物过程中传播科普知识,丰富人文医学,深化社会认知,提升行业形象,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浓厚氛围。前期经过各单位层层选拔推选,来自医疗卫生领域的55名优秀中青年代表脱颖而出,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程洋医生成功入选。 在此次展示活动中,55位优秀中青年代表分享自己的从医故事,展现医务人员精神风貌,彰显卫生健康行业风采。会上评选出2021年…
2021-10-18 查看详情信息 -
【世界脊柱日】肌少症,一个老年人脊柱健康不容忽视的疾病已有人浏览
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日渐消瘦,四肢松软纤细。我们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变化,称之为“老来瘦”。但是,“老来瘦”真的好吗?你知道有一种健康障碍叫做肌肉减少症吗?你知道据推测,全球目前约有5千万人罹患肌少症,预计到2050年患此症的人数将高达5亿吗?你知道老年人中很多慢性腰背疼痛,甚至身体无法直立,生活质量急剧下降是由肌少症引起的吗? 肌少症顾名思义是指全身肌量减少和/或肌强度下降。它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性骨骼肌系统疾病,其特点是骨骼肌数量下降,肌肉内脂肪堆积,导致肌肉力量减低和肌肉功能下降,进而导致躯体残疾、生活质量降低,甚至死亡等,是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渐减退的重要原因和表现之一。60岁以上约30%的人会受到肌少症的影响,而80岁以上的人群中这个比例则增加到约50%。肌少症会降低一个人的体力,影响平衡能力,同时缺乏肌肉力量,使阻止跌倒的能力下降。研究中,肌少症患者跌倒的次数是非肌少症患者的三倍。跌倒会给老年人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尤其是那些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此外还有证据…
2021-10-16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防跌倒从风险评估…已有人浏览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深,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成为当前备受社会关注的健康问题。而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的风险显著高于非骨质疏松症患者,且62%以上的低暴力骨折均由跌倒引起。 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主要是因为人体内的骨强度下降和骨量降低,进而使骨骼中的钙质流失,同时还会使人体的激素水平出现变化,吸收和消化能力下降等。临床表现主要是疼痛,身材缩短,驼背骨折的改变。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防跌倒健康教育,首先应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对患者的疾病史进行收集,询问跌倒史、视力筛查,检测移动能力等。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患者有针对性、个体化的防跌倒健康宣教。临床护理上我们可以将患者日常生活用品放置于易拿取的位置,避免弯腰、踮脚等危险动作。告知患者下床、久蹲等改变姿势时动作宜慢;夜间开启夜灯,行动不便者将尿壶、便盆等放置于床旁椅上,减少夜间下地行走的次数,避免发生跌倒。住院期间护士应教会患者正确的使用拐杖和助行器。对使用镇静剂、降压药、体位性低血压和利尿剂的患者应加强巡视,避免因精神恍惚、头晕…
2021-10-15 查看详情信息 -
【重阳健康周】情系重阳节,送给老人一份健骨营养秘籍已有人浏览
正值金秋十月爽,又迎重阳节。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提倡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爱老年人营养,促进骨健康,让老人生活更加美满幸福,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很高,其中绝经后的妇女所占比例较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骨组织的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虽然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很多,但营养因素在骨质疏松的发生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选择科学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 01补钙,膳食是基础 补钙的食品有很多,牛奶、绿色蔬菜和豆制品都含有丰富的钙质.1、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是补钙的首选。它们的钙利用率高,其中所含的维生素D、乳糖、必需氨基酸、酪蛋白磷肽和乳酸等,可促进钙的利用。每100ml牛奶含有104mg钙,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老年人每日钙推荐摄入1000mg的标准,每天喝一杯300ml的牛奶,几乎就可以补充一天钙摄入量的1/3。2、豆腐和豆制品。大豆中含钙量很高,豆腐来源于黄豆,每100g黄豆含钙量高达191mg。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的卤水或石膏也含…
2021-10-14 查看详情信息 -
【重阳健康周】重阳节前,给父母做个白内障检查吧!已有人浏览
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统计,我国 60-89 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是80%,9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达到90%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查人口比例全人口数测算,白内障的患病人数预计达到1.7 亿人。白内障虽然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疾病,但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有 35%的盲症、25%的中重度视力损伤等来自未及时治疗的白内障。因此,是时候趁着秋高气爽的时候,给父母和自己的眼睛做一个白内障检查吧!NO.01父母没有白内障,我会得吗? 一方面,白内障的发生与年龄相关性很强,年龄大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白内障。80岁以上几乎人人都有白内障,但因为白内障是进展比较缓慢的疾病,所以很多老年人察觉不明显,建议定期来眼科门诊检查。另一方面,一些朋友虽然年轻,但也患上了白内障,这是因为白内障不光和年龄有关,眼部的疾病同样可以致使白内障的发生和进展。比如常见的外伤,高度近视,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等)可以使白内障在年轻的时候就发生了。NO.02怎么判断有没有白内障? 老年人可以在家自测:1、视力减退或缓慢进行性下降,看电视、报纸等模糊不清;2、单眼看物体有重影;3、老花…
2021-10-13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竟然有能痊愈的骨质疏松症——浅谈骨…已有人浏览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性和慢性疾病已成为我国疾病的主流,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也逐渐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疾病。其中“骨质疏松”这个名词也逐渐为我们所熟知,并且逐渐形成了“老年+骨痛=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不能治愈”的印象,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就为大家讲讲骨质疏松的病因,以及一类能治愈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 OP)是一种以骨强度下降,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强度反映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年龄(不只是老年人哦!),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大类。我们所熟知的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3类。这类骨质疏松成因复杂,目前还未研究清楚,疾病过程不可逆,病因无法去除,只能对症增加骨密度,不能完全治愈。而还有另一类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导致的骨质疏松;而…
2021-10-13 查看详情信息 -
【世界关节炎日】为什么关节炎患者能预知天气?该如何做好防护?这…已有人浏览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这两天,王阿姨一边揉着腿一边对女儿说:“你别看今天艳阳高照、秋高气爽,明天一准要下雨,你记着带雨伞。我这腿就是‘天气预报’!”关节炎患者到底有没有预测天气的能力?在遇到下雨、降温、大风天气时,关节炎患者应该如何做好防护?预防骨关节炎,有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出现下列症状要当心关节炎找上门?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下面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关于关节炎的那些事——什么是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老百姓口中俗称的“骨膜磨损、长骨刺”。骨关节炎主要原因是关节老化。随着年龄增长,软骨累积磨损越来越多,最后甚至没有软骨了,就出现了严重的骨关节炎。目前,全球已有超过 3 亿骨关节炎患者。骨关节炎在中老年人中很常见,其中又以女性好发,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2。骨关节炎是一种关节老化性的疾病,因此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据A&R杂志发表的研究称,我国45岁以上人群中,患有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比例为8.1%。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总体患病率已高达46.3%。40%~60%的患者每周至少有一次关节疼痛经历。 当…
2021-10-12 查看详情信息 -
【重阳健康周】beplay体育首页 肾内科义诊送温暖已有人浏览
随着生活的改善,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根据近年发表的《中国高血压防治现状蓝皮书》统计,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9%,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位居前三。而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从1986年时不到1%增加至2020年近12%,在34年间增加近10倍。由于血压高、血糖高初期大部分时间没有症状,再加上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很多人不能及时发现自己患病,因此也就无法及时治疗,更要命的是,高血压及糖尿病均是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 为了提高居民对疾病的认识,10月11日,结束病房繁忙的工作之后,beplay体育首页 肾内科张东亮主任医师带领肾内科医护团队来到延庆区晏家堡村落进行义诊,为当地居民提供健康咨询,提高糖尿病及高血压防控意识,预防相关肾脏病患病危险因素,赶在重阳佳节前为当地居民送温暖、送健康。 肾内科医护团队与晏家堡村委会工作人员合影 “平时没啥不舒服,就不用上医院了。”这是当地不少居民的看法。义诊当日,在貌似健康,没什么不舒服的居民中也诊断出了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脂血…
2021-10-12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预防骨质疏松从绝经开始已有人浏览
最近,王女士又来到我的门诊,高兴地诉说着她的潮热、失眠、全身疼痛等症状已明显好转,希望继续给她开药。想起她几个月前来诊时痛苦焦虑的表情,感叹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对围绝经期管理的重要和必要。 绝经是人生的重要阶段,由于激素的变化,女性或轻或重地会出现更年期症状,比如潮热易出汗,失眠易烦躁,全身不适易疼痛等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特别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的波动和降低,雌激素对骨骼的保护作用减弱,很多女性朋友会出现肌肉关节的疼痛,比如腰背痛、膝盖部位疼痛,手指关节疼痛等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与骨量降低甚至骨质疏松有关。我国在对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0岁以上的女性,几乎一半会出现骨量减少,三分之一会出现骨质疏松,随着骨质疏松的进展,身高会越来越矮,背也越来越弯,甚至出现骨质疏松性的脆性骨折,疼痛、活动受限、卧床等等痛苦将会伴随着中老年生活。研究发现骨量快速降低的最主要阶段就是绝经早期,也就是绝经两年之内,所以预防骨量丢失要从绝经早期开始。激素替代治疗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最有效方法之一。严重的更年期症状、…
2021-10-12 查看详情信息